返回首页

广言广州开发区四十再出发

时间:2025-01-3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以千分之三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五分之一的利用外资和外贸总额,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了生动注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添上了浓重一笔。

  敢饮“头啖汤”、敢闯“无人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广州开发区40年来大步向前、先行先试,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创业史,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实景画。综合排名全国第二、实际使用外资排名全国第一、进出口总额排名全国第五、综合发展水平连续7年霸榜全国前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蝶变焕新、璀璨生辉,引领城市向上拔节、发展腾飞。因为她是——

  无论城市发展还是区域竞争,实体经济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广州开发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全力推动产业集聚成势,形成了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接近9000亿元、约占全市40%。“以占广州市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近14%的GDP”,进的动能澎湃强劲,强的基石稳健有力。

  时代在变、机遇在变,但创新不变,科技创新始终是广州开发区的“主打歌”。打造“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集聚各类科研机构超1000家,拥有全省1/2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集聚中小企业超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出台“高质量发展30条”“低空10条”“元宇宙10条”等一系列扶持力度全国领先的惠企创新政策……创新平台集聚发展、创新主体活力迸发、创新政策遥遥领先,广州开发区“新”意满满、生机勃勃。

  “草鞋无样,边打边像”,这句当年的流行语,折射出开发区开拓者在招商引资上敢想敢干、敢拼敢闯的精气神。40年来,广州开发区紧紧拥抱改革开放春风,吸引了宝洁、安利、玛氏箭牌、阿斯利康等大批世界龙头企业落地开花;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5000家,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广州开发区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30亿美元,连续5年位居国家级经开区之首。吸引力“爆棚”、信任值“拉满”、朋友圈“扩围”,广州开发区张开怀抱,吸引外资外企“用脚投票”。

  广州开发区从荒滩蕉林、“广州的西伯利亚”,蜕变为改革试验田、开放新高地、发展强引擎。这背后,靠的是什么?

  万事开头难,但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难也不难。穿过历史的时空,广州开发区白手起家,制定全国第一个开发区条例、拍卖全国开发区第一块工业用地、建立全国第一个企业服务中心、实施党政合一的“大部制”、建立“五区合一”管理体制、成立全国首个企业筹建专职部门、设置全国首个单设区级知识产权局……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看见不一样的山川日月,广州开发区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拓荒牛干劲,闯出一片新天地。

  开局,考验勇气;破局,衡量智慧。创新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革、率先建设行政审批全流程“阳光查”系统、明确“引进技术分档次”、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40年改革探索,广州开发区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打破藩篱、健全机制,循序渐进推进产业转型、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合作、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关键一招”化解涉滩之险、克服闯关之难。

  从创造全国第一个以9个月时间实现8万平方米厂房建设的“开发区速度”,到每年深入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开展“吐槽大会”“益企谈”等政企沟通,广州开发区倾注了“火一样的热情”,修路供水、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稳扎稳打、不折不扣,以一场场“效能革命”推动干事创业硕果满枝、繁星满天,展现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姿态。

  凝望前路,斗志满怀。在波路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广州开发区是肩负改革开放的一片“试验场”。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广州开发区如何迎风而上再出发?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最本质的现象就是创新。数字浪潮呼啸而来,谁抢抓了科技创新的“先手”,谁就能赢得未来。国家如此、城市如此,区域亦然。广州开发区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打造“三城一岛”战略发展平台,深挖“湾顶明珠”的区位优势,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二次创业”的奋进姿态再立新功、再攀新高。

  人才是第一资源,有了人,就有了活力、潜力、动力。40年来,一代代广州开发区创业者凭着一股股闯劲、韧劲、干劲,创造了一个个惊人蝶变。面向未来,广州开发区要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诚意、“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导向,厚植政策沃土,广引天下英才,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同向共兴。

  不惑之年,当打之年。历史坐标来到新的起点,广州开发区正以开拓之姿,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这片热土、以满腔的热忱奉献这座城市,谱写为改革探路、为开放赋能、为发展“打样”的全新故事!

  南风上岸,广东人担心的回南天要来了吗?未来三天,广东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回南天。大家也不用太担心,潮湿天气蹦跶不了太久,2月3日有新的冷空气驾到,清爽干燥很快回归。

  1月29日,大年初一,从广州飞往三亚的南航CZ6738航班上,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行动暖心开启。一名老年旅客突然晕厥,南航乘务组与机上医护人员联手救助,患病旅客最终转危为安。

  近日,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抵达广州港坭洲锚地。临近过年,船员急切期待尽快回家,广州黄埔边检站第一时间与船方进行沟通对接,前往锚地登船查验,助力“大国重器”快速通关归国休整。

  春节假期加了三天班,阳光有点想偷懒了。明天开始,广州云量增多,湿度上升,雨水有机会上线,部分地方有可能显得潮湿。

  今天(1月30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将出现新一轮较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北方降雪集中在初二至初四早晨,陕西、河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雪,局地暴雪;南方大部以小到中雨为主,将持续至初五,公众需加强防范雨雪天气对春运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同时北方气温持续偏低,南方则先暖后冷,防寒保暖莫要忽视。

  这是一场国风传承的演出,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这是一段多元文化的旅程,从岭南出发,走向南洋,跨越历史时空;这是一幅动静交织的画卷,既有山水悠然,又有铁花飞溅;这是一曲家国情怀的赞歌,国风不绝,守护薪火,代代相传。

  珠水之畔,光影闪烁;花城夜空,烟花璀璨。“活力湾区、好‘运’广州”在绚烂焰火中照亮城市繁华。

  “您从C2口出去,直走200米即可到达白云山了。”大年初一,不少市民搭乘地铁十一号线到云台花园站,前往白云山登高赏花,欢庆新春佳节。

  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消息,2025年1月29日(春运第16天),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992.80万人次,环比增长13.32%,同比(与2024年春运同期相比,下同)增长5.32%。其中铁路客运量68.89万人次,环比减少34.99%,同比增长2.25%。

  2025年春节假期第三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有关工作部署,紧扣“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精心组织一系列别具岭南韵味、民俗特色浓厚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深挖文旅消费潜力,积极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全省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1月29日,港珠澳大桥海事局成功完成了当日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任务。面对春运高峰带来的挑战,港珠澳大桥海事局聚焦重点水域和重点船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大桥水域的安全与畅通。

  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春运第17天,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146万人次,同比增加4.7万人次,增长3.3%。

  记者从广东省地震局获悉,1月30日5时25分,在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发生2.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源南镇附近,距离河源市区8公里。当地震感较强,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

  据了解,春节假期,港珠澳大桥预计迎来客流、车流“双高峰”。“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便利通关政策持续深入推进,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不断扩容,迭加珠海赴澳门旅游“一周一行”新政影响,港珠澳大桥凭借“一桥连三地”便利交通优势,正成为春节期间内地及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热门通道之一。

  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1月29日大年初一,广铁集团预计发送90.3万人次,到达92.5万人次,春运期间管内到达客流首次超过发送客流,短途客流增长明显。

  2025年春节假期第二日(大年初一,1月29日)天气情况良好,广东省围绕“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提供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全省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1月30日14时,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0亿!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025年1月30日(春运第17日,农历正月初二),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865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95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7357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5491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866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2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27万人次。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30日10时11分在台湾嘉义县(北纬23.25度,东经120.57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1月29日)票房为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均超过2021年春节大年初一,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1月2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9413万人次。春运启动以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超30亿人次。

  1月29日,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局获悉,1月30日至2月2日,河南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天气过程,降水相态复杂、部分县市降雪量大。气象部门提醒,需关注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025年1月29日(春运第16日,农历正月初一),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9702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55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18881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7682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199万人次),水路客运量65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06万人次。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月28日(春运第15天,农历腊月二十九),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438.9万人次,环比下降21%,比2024年同期增长4.7%。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7月30日18时35分 ,2024年暑期档(6月-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5亿!《抓娃娃》《默杀》《云边有个小卖部》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总体平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人员流动量等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

  北京时间1月25日,2025年第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澳网公开赛展开女单决赛的角逐,赛会头号种子、二连冠得主萨巴伦卡迎战19号种子、时隔8年重返大满贯决赛的凯斯,结果前者以3比6、6比2和5比7不敌对手,冲击澳网三连冠失利。凯斯职业生涯第二次闯进大满贯决赛终有所获,第一次捧起大满贯女单冠军奖杯。

  以“光耀神州 华彩湾区”为主题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于1月22日在广州市南沙区精彩启幕,将持续至3月30日。这是大湾区史上最大的“超级灯会”,联动北京“京彩灯会”同日启幕,通过极富中国味、最具岭南风、炫动国际范的彩灯游园会,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盛宴”,同时也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预热。

  1月29日凌晨,2025年广州传统迎春花市圆满落幕,来自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9日凌晨2点,全市11个区花市共接待游客495.3万人次,年花年货销售量1.19亿元,人气旺、销量高。在迎春花市中,首次“尝鲜”当上花档档主的曾先生感受到浓浓年味,“年味已经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无需多言。”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