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然而,在欧洲人进行全球殖民统治的一千年前,亚洲的学习中心,如位于摩揭陀邦的那烂陀寺,就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它历经政治风云、文明兴衰、宗教战争,并在土耳其人摧毁它之前的近千年里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知识分子。
考古学家戴维-斯普纳在 1917 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的一份公告中,详细介绍了在位于现代比哈尔邦的巴拉迪迪亚神庙周围,发现的 24 英尺高的围墙、600 张泥桌和 211 块独特雕刻的石板。
在那烂陀附近还挖掘出数以百计的其他考古证据碎片:粘土印章、陶制装饰品以及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圣像的金属雕像。
其中三部手稿包括在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陀罗尼经》对开本(公元 1075 年),以及在博物馆展出的 139 片叶子和彩绘木页。
哲学家易成记述了这一过程:每天清晨,僧侣们敲锣打鼓,傍晚时分,僧侣们围在一起举行 禅定仪式。
最后,为了反对该大学在思想上倾向于密宗教义,和大乘佛教的仪式,该地区出现了几个相互竞争的摩诃毗诃罗。
为了继承这所大学的遗产,帕拉王朝的统治者资助了维克拉姆希拉,和塔克西拉纳兰达的新翻版,并敦促僧侣和潜在的学生群体转移到那里。
那烂陀大学招收的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地区,甚至伊朗、希腊、蒙古等更远的国家。
这个学习中心提供医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研究方面的混合课程,其中包括文学、占星术、心理学、法律、天文学历史、数学、经济学和医学等专业。
那烂陀充满挑战的 入学考试 与当今困扰年轻一代的考试一样,都是由 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各种守门人负责管理,最后由专门指派的教师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来处理入学程序。
期末考试采用了创新的模式:学生必须参加与守门人的辩论/讨论,其评分系统由考官评估的满意度决定。
教育并非面向所有人。那烂陀大学是当时最着名的学院,其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精神课程和道德规范。
这些寺院都设计有塔、面板和供奉佛塔。塔上的装饰艺术可以追溯到古普塔王朝,描绘的是佛、菩萨和迦叶传说中的人物。
公元 3 世纪,佛教在印度的传播者阿育王建造了一座佛塔,以纪念佛陀的第二弟子、那烂陀人舍利弗。
古普塔王朝的第 12 位后裔纳拉司玛-古普塔-巴拉迪提亚(公元 470-535 年),在佛像周围建造了一座九十一米高的梵塔。
殖民史学家所宣扬的历史叙事认为,那烂陀大学的衰落是一个小掠夺者造成的,他过分热衷于在印度次大陆推进伊斯兰教的利益。
在掠夺和袭击佛教寺院时发现的黄金让他富可敌国。土耳其人的入侵迫使僧侣们逃离,一个世纪后,学者们描述那烂陀完全荒废,空无一人。
在整个建筑的 8 座寺庙和 98 座(14 座大寺和 84 座小寺)中,有两座寺院在土耳其人的残暴统治下幸存了下来;此外,只有东西两门的围墙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纳昔儿史话》一书中,术兹札尼描述了 900 万册经书,和那烂陀校园建筑被烧毁的情况:数千名僧侣被活活烧死,数千人被斩首,因为吉尔吉竭尽全力要将佛教连根拔起。
在印度历史的下一个时期,拉齐普特王朝(10-12 世纪)和加哈德瓦拉国王,将他们的资助用于婆罗门教机构。
萨尔那斯的库玛德维王后曾试图恢复那烂陀以前的辉煌,但却徒劳无功。婆罗门教的兴起和佛教的衰落同时发生。
2014 年 9 月 14 日,那烂陀大学再次正式开学。为了纪念古老的纳兰达的选拔过程,在全球1000名申请者中,经过严格筛选,只有15名候选人被录取。
如果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又有什么机会,帮助纳兰达保留其昔日的辉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