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款我国企业研制的大型智能货运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展出亮相,吸引不少目光。这款无人机翼展20多米,载重量达5吨,商载航程可达2600千米,未来在物流运输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价值。本届中国航展还展出多款用於载物、应急、巡检等功能的无人机装备。
当前,我国无人机產业发展情况如何?近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2023—2024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198.7万架,比2023年底增加72万架﹔共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22万本,比2023年底增加13.9%。
《报告》表明,我国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佔全球70%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技术来源国。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无人机產业在產业规模、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市场应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成為引领低空经济產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规模逐步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超过2300家,量產的无人机產品超过1000款。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產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
技术加快创新。无人机与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机型迭代越来越快。无人机相关產品涵盖多旋翼、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地面站、各类吊舱、机库以及后台信息处理平台等,全谱系的產品序列和解决方案逐步形成。
政策相继完善。近年来,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民航局等多部门出台措施,在无人机生產、运行、应用、创新上做好政策衔接,完善法律法规。
场景日益普及。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地理测绘、警务安防、应急监测等成熟应用基础上,不断开发通信中继、气象探测、室内飞行等新场景。此外,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技术日趋成熟,城市空中交通、短途物流运输等场景加快迈向商业化运营。今年1至8月,全国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1946.1万小时,同比增长15.6%。
“低空经济发展正当其时,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守住安全这个底线。”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表示,低空飞行安全是世界级难题,“随着低空飞行规模快速增长,隻有建设智慧的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的保障体系和先进的监管体系才能推动实现低空飞行安全。”
“我国无人机產业在快速发展,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挑战。一方面,无人机种类多、用途广、技术迭代快,各行各业都有旺盛需求。另一方面,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完善,标准化建设跟不上產业步伐。”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建议,加快制定无人机领域技术标准,完善无人机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更好保障產品质量安全,促进產业健康发展。
人民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杜燕飞)作為风险分散的重要手段,巨灾保险在国家灾害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9月份发布的《关於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
人民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罗知之)11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银行卡產业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连续第十五年组织编撰、发布和出版的银行卡產业专业报告。《蓝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卡总发卡量為95.6亿张,同比增长2.8%。…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