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年来,厦门两级法院女法官砥砺奋进,坚守公平正义,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撑起法院的“半边天”,以果敢不失细腻的作风展示女性的“她”力量。在第三个女法官国际日来临之际,为充分展示厦门特区女法官“巾帼风采”,厦门中院和厦门市妇联联合在全市法院范围内,推选出十位“最美女法官”。
“最美女法官”揭晓仪式现场,厦门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廖惠敏,厦门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超英,共同为十位入选者颁发奖杯和证书。
厦门两级法院现有女法官189名,占全市法官总数49.87%,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福建省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法官等,她们以追梦者的勇气、奋斗者的锐气、引领者的志气,为厦门法院司法工作贡献巾帼之力。
作为福建省首个综合性家事审判庭,海沧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以短片《灯火海沧法护安澜》,娓娓道来十年来海沧法院的家事审判工作纪实。
同时,海沧法院女法官还深耕家事执行工作,分享了亲子探视执行创新工作机制,同时讲述了相关典型案例。
为更好地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家事纠纷的源头治理,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厦门中院与厦门市妇联会签实施方案,积极联合打造“近邻和家”预防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厦门品牌。
海沧区法院与海沧区妇联先行先试,为“近邻和家”机制落地海沧区达成合作共建意向。遵循“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活动共联、实事共办”原则,切实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维权服务和司法保障,共绘妇女儿童维权新“枫”景。
海沧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负责人郭碧娥法官、最美女法官同安法院陈妙容法官,用她们的经历和故事分享了家事纠纷化解经验。
与会女法官与海沧区妇联干部、基层妇干以及律协委派人员就“家事纠纷前端化解工作”开展了热烈交流,共同为相关工作开展建言献策。
在家事审判中有三把“钥匙”,能更好地妥善化解纠纷,第一把钥匙是人文关怀,传递法律温度;第二把钥匙是细致观察,捕捉非言语的情感信号;第三把钥匙是善借外力,精准选择帮手。
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多,拆迁、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多。调解要用土方法才能入人心,主张以和为贵、以理服人,多从夫妻关系、孩子健康成长角度考虑。调解不能单打独斗,要借助两委、司法调解员、律师等调解资源力量,让调解效果事半功倍。
家事律师应在庭前主动与法官交流沟通,给予调解方向建议;在庭上引导当事人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理智提出建设性调解方案,发挥律师定纷止争作用。厦门律协婚家财传委员会专设“离婚纠纷庭前斡旋调解安排”服务,进行诉前、庭前的斡旋调解,取得不错的社会效果。
最美女法官只是厦门特区女法官的普通一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日复一日的工作里,女法官们将才情与柔情融入每一份裁判,努力在字里行间向当事人传达法治的信念和关怀;女法官们将坚韧和情怀融入每一次执行,倾力在千里奔赴中为申请人兑现胜诉的“真金白银”;女法官们将极致和热爱融入每一项创新,全力在久久为功上为司法实践击破每一个“难题”“痛点”。
1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无论是颠覆性技术自身的创新突破,还是利用颠覆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
闫建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围绕紫杉醇生物合成及相关工作,他带领团队钻研了近10年。
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进行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已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仍不完备。建议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全完备的AI治理政策体系。
履职7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代表每年都会提出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议案,同时不断延伸履职触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