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郝蕾演技培训班能拯救内娱吗?

时间:2024-06-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复仇大女主这个赛道努力的吴姐,明显也贡献出了比魏璎珞时期更好的演技,正当我好奇她咋就突然变好了的时候。

  郝蕾大家都很熟了,在各种综艺节目上也没少当过演技指导,对她本人的演技,肯定毋庸置疑,她自己也是认同演员的表演需要系统训练的方式。

  像之前4月份的时候就发布过一次夏季表演训练营招募,报名的超过400人,但最后只录取了20个。

  A film呢,是一个搞电影培训的创作营,方向基本涵盖了导演、制片、表演、编剧等电影的具体工种。

  所以说纯素人基本不太可能进入,翻看往届表演培训班的合照,也会发现一些熟面孔,比如被郝蕾认证过优秀毕业生的纪凌尘。

  在招生里,说是这个训练营有初、中、高三个等级的阶段课程,学员要像考四六级一样,通过考核后才可以升阶。

  没能找到这个表演训练营的具体课程内容,但在A film发现了概况,这个训练营基本是四个方面:通识课、专业课、沙龙讲座以及一个具体的创作指导。

  ,也是内娱不少演员的选择。在《墨雨云间》客串的杨超越,就去上过山下学堂的“一个角色的诞生表演指导工坊”。

  这是山下学堂不太一样的地方,它的表演培训划分的更加细致,有针对新人的新人班,一些学员会直接和东申签约,比如代表人物的张婧仪。

  还有更高阶一点的“大师课”,就是全球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师了。还会有定制课程、剧组表演指导等,基本涵盖了所有的需求。

  郝蕾的表演训练营20天一口价,29800,算下来一节课不到300块(但肯定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是郝蕾亲授)。

  山下学堂能查到的最贵的是新人班,一年12w,相对最便宜的是“一个角色的诞生”主题工坊,12天的时间2w。

  刘天池是之前《演员的诞生》的表演指导老师,她的课程做的更专业流水线化,普通人都可以在某麦上去购买体验。

  除了这些有知名人物当金字招牌的机构,其实不少学院和机构也有相应的表演培训训练营。像中国国家话剧院就有培训班,中戏和英皇在做演艺学堂。

  天赋很高,或者能力不错的,也不太可能去这种进阶班上课。明星去这种班,无非是为了更好地上班——

  像大海哥纪凌尘,就参加过郝蕾的表演培训课。这一点获得了官方认证,但是至于到底算不算优秀毕业生,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

  当模特时期的大海哥,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个说话让人看不懂的青春疼痛男;后来他当了演员,不少网友开始同情他,并怀疑他小时候是不是发过高烧。

  不过这哥们儿很可能是“教完了也就是这水平”,开辟了“没任何人能接住我的戏,我也接不住任何人的戏”这一独一无二的专属赛道。他本身作品也很少,没有什么参考标的。

  让她一炮而红的《延禧攻略》,最出名的两个镜头,一个是魏姐引雷表情包,另一个就是魏姐虚空嗦面条。这个镜头可以说是21世纪最知名的无实物表演,嘴上无面条而心中有面条。

  哭戏虽然不是决定一个演员上限的关卡,但想做到吸住观众底盘,好的情绪爆发和哭戏一定是关键。吴谨言现在对“落泪美”和“落泪痛”的结合,拿捏得是超一般古偶的水准。

  最近有在追《墨雨》的闺蜜们,你们可以去看一下她拍这个剧时候一镜到底的花絮,台词有力而且停顿得恰到好处,一听就是背着观众狂练的成果。

  找成名演员的表演培训班上课的,还有在《演员请就位2》里让尔冬升比李诚儒还如坐针毡的陈宥维。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演员现在啥水平,但相信看这篇文章的90%以上的姐妹,看过他这个演技降级版夜华的片段↓

  在老黄的表演培训班里,老黄提到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真正很需要提升,却也很难很难提升的演员,往往已经拍了一些剧,不过多数是在拍古偶,没有真正接触过“一线制作”便养成了许多不良表演习惯。

  同样是表演“死别”,《一念关山》里他扮演的元禄下线,剧情里是患有先天心疾的少年因过量运动而元气消散,他把马拉松式悲剧,和与青梅竹马贵女的最后一面,演得引发观众们哇哇陪哭。

  首先人要有很明确的“我真的是欠缺了”的自省意识,不能说是别人赶鸭子上架,像陈宥维是真的在各种反馈里接受了“现在的我确实不够好”的现实;

  其次单纯上课还不够,所有的技能都是上课之后还要练习。吴谨言除了郝蕾的课程,她的台词据说是从《延禧》之后一直在不断训练,在《传家》的时候还有观众觉得不够好,如今已经是多数观众可以认可了。

  肯认错,肯低头,肯改变,肯长期磨合,才能真的把“我去上了名校/知名演员的表演课”的效益最大化。

  表演这一门功课,不像语文数学一样有明确的试题和答案,有可以被量化的分数和进步。它的改变,明显又不明显,涉及到的因素也包含演员演绎的角色难度、剧组的靠谱程度、导演对演员的调教能力。

  这些都会影响一个角色的最终呈现。有些人从龙套里能跑出资深演员的能力,有些人带着私教进组最后演出的角色却很难评。

  张颂文说表演是社会学,演员应该是杂家,这对内娱现在不少文盲错字的演员来说,无疑是另一种天书。对这部分人来说,这种培训班何尝不可呢?谈不到艺术层面,但落到技术层面,总比胡乱一通自我理解的强。

  再好的老师都带不动不愿学习的学生,内娱的演员们,靠演技培训班可能救不了,真正能拯救行业和他们业务能力的,永远是他们自己。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让更多数据“活”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推荐 更多>>